不為憐同病的下一句:何人到白云。詩詞名稱:《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》。本名:劉長卿。別稱:劉文房。字號:文房。所處時代:唐代。民族族群:漢族。出生地:洛陽。出生時間:說法多種(約718—725年間)。去世時間:說法多種(約786-790年間)。主要作品:《送靈澈》《送上人》《彈琴》《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》《逢雪宿芙蓉山》等。主要成就:大歷詩風的代表。信仰:道家。
我們?yōu)槟鷱囊韵聨讉€方面提供“不為憐同病”的詳細介紹:
一、《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》的全文 點此查看《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》的詳細內(nèi)容
荒村帶返照,落葉亂紛紛。
古路無行客,寒山獨見君。
野橋經(jīng)雨斷,澗水向田分。
不為憐同病,何人到白云。
二、賞析
本詩表現(xiàn)了對友人過訪的驚喜。詩人精于造境,詩中先寫荒寒、凄寂的晚景以此表現(xiàn)來客之希,再寫路途之難以見來客之情真。然詩中于衰敗落景描寫中,也寫出了自己的棲隱中失意的心境與避世心態(tài),詩人寫友人獨能于此中尋找自己。他仿拂已能從中體會主人這一心緒,這則突出了他們之間共同旨趣,作者以審美的態(tài)度將這一同病相憐的心理表現(xiàn)極有詩意, 內(nèi)容扣著碧澗別墅的環(huán)境展開,詩中沒有一個"喜"字,卻傳達出大喜的心情。 盼人應約來訪,不料時近黃昏,門前并無客到。沙沙之聲并非腳步聲而是落葉聲。"亂紛紛",不止落葉,心緒也是如此。讀者讀出劉氏這惶急之態(tài),自然知道所盼的絕不是泛泛之交了。 心緒不寧,屋里坐不住,到路上去碰:人之常情。這天很怪,路上沒人走。連別人都不走的路,朋友會來么?心緒更不寧了。然而,路上忽有唯一的身影映入眼簾,細看之下,確認是所盼之人。試問此時,其喜何如? "野橋經(jīng)雨斷,澗水向田分"是句"詩家語"。寫詩和寫文章不盡相同。文章可以這樣記述: 我一面飛快地迎上前去,一面口不擇言地責備他遲到,害我久等。他卻笑嘻嘻地指著山外說:"你以為我來得容易么?一場大雨,橋也斷了,路也淹了……"噢,原來他是繞了個大圈子來的。 詩是不能加個"他說"進去的,于是便出現(xiàn)作者引述詩中人的話而不加說明的情況,古人稱這類情況為"詩家語"。"野橋"兩句只有視為詩家語才符合詩中情景。順便說一句,上文"無行客"和"雨""水"很有關系,劉氏寫詩是追求針線綿密的。 環(huán)境這么惡劣仍依約前來,這白云之所,無名無利,來的必是真知己,能不大喜么?
三、劉長卿其他詩詞
《過前安宜張明府郊居》、《謫仙怨》、《逢雪宿芙蓉山》、《彈琴》、《送上人》。四、譯文
荒村帶返照,落葉亂紛紛。
夕陽的余暉映照著荒涼的村落,樹上的秋夜隨著風紛紛墜落。
古路無行客,寒山獨見君。
平日無人影跡的綿遠古道上,唯一見到的就是你熟悉的身影。
野橋經(jīng)雨斷,澗水向田分。
一場秋雨之后,山野小橋被大水沖斷,山澗中溪水暴漲,溢向岸邊田地。
不為憐同病,何人到白云。
要不是顧惜深厚的知己情誼,在這種時候,誰還會跑到這白云出沒的山野來啊。
五、注解
返照:夕陽的余輝。
憐同病:同病相憐,詩中用以表明與友人志同道合的心跡。
相同朝代的詩歌
《三姑石》、《暖翠》、《贈別徐侃》、《幽恨詩》、《題賈島墓》、《天臺禪院聯(lián)句》、《長恨歌》、《憶江南》、《錢塘湖春行》、《暮江吟》。
Copyright ? 2019- 91gzw.com 版權所有 湘ICP備2023023988號-2
違法及侵權請聯(lián)系:TEL:199 18 7713 E-MAIL:2724546146@qq.com
本站由北京市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王興未律師提供法律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