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第14課時——梯形的定義及性質(zhì)
一、教學(xué)目標(biāo):
1、認(rèn)識梯形、等腰梯形、直角梯形,掌握它們的定義和特征。
2、會運(yùn)用梯形、等腰梯形、直角梯形的概念以及特征解決有關(guān)問題。 二、教學(xué)重點(diǎn):熟練掌握梯形、等腰梯形、直角梯形的定義和特征。
教學(xué)難點(diǎn):會運(yùn)用梯形、等腰梯形、直角梯形的概念以及特征解決有關(guān)問題。 三、教學(xué)過程
A D (一)講授新課
1、閱讀書本106--107頁并填空:
B
圖1
C
(1)梯形: 的四邊形叫做梯形。 (2)等腰梯形:兩腰______的梯形是等腰梯形。
∵梯形ABCD中,AB___CD ∴梯形ABCD是_____ __
(3)直角梯形:有一個角是_______的梯形是直角梯形。
∵梯形ABCD中,∠B=____ ∴梯形ABCD是____ ___
2、小組討論并完成練習(xí):
(1)觀察右圖:等腰梯形是 圖形,它的對稱軸有___條,
請在圖中畫出它的對稱軸。
(2)已知:梯形ABCD中,AB=DC,則梯形ABCD的四個內(nèi)角之間存
在什么關(guān)系請說明理由。
你觀察到的結(jié)論: 理由:(觀察下圖1和圖2,選擇其中之一對上述結(jié)論進(jìn)行證明)
B A B
D C
A D C
ABDFCE
ABDE圖1
C(3)在圖中畫出等腰梯形的對角線AC與BD,請問AC與BD之間存在什么關(guān)系你能說明理由嗎關(guān)系: 。
A D 理由:
3、歸納:等腰梯形的特征:
(1)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兩個底角 。 幾何語言:∵梯形ABCD中,AB=DC,
∴∠ =∠ ,∠ =∠ 。
A D B
C
A D B
C
(2)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 。 幾何語言:∵梯形ABCD中,AB=DC,
∴ = 。
例題1:延長等腰梯形ABCD的腰BA與CD,使它們相交于點(diǎn)E,求證:△EBC和
△EAD都是等腰三角形。
(二)課堂練習(xí): 1、判斷題:
B
C
A D E B
C
已知:梯形ABCD中,AB=DC,以下說法正確嗎
(1)∠A+∠B=180°( ) (2)∠B=∠D( ) (3)∠B+∠C=180°( ) (4)∠A+∠C=180°( ) 2、已知等腰梯形ABCD,AC=8,則BD=_____。
3、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,上底AD=4,下底BC=6,高為3,則直角梯形的面積是 。
4、如圖,梯形ABCD中,若AD=BC,∠A=60°,DB⊥AD,則∠ABC= ,∠C= ,∠DBC =_____
5、如圖,在梯形ABCD中,AB∥CD,BE∥AD,∠D=80°,∠C=50°,若AB=4cm,CD=7cm,則EC=____,∠CBE=_____,腰AD的長為_____
6、如圖,在等腰梯形ABCD中,AB=DC,∠B=60°,DE∥AB,AB=8,則∠DEC=____,DE=____, DC=____,△CDE的周長為______
7、直角梯形ABCD中,∠B=90°,∠C=45° DE⊥BC,AB=3cm ,則EC=_____,若AD=4cm,CD=6cm,則直角梯形的周長_____
AD A
D C B
ABBADBECCEE第4題 第5題 第6題 第7
DEC題
8、如圖,等腰梯形ABCD中,∠B=60°,DE是高,AD=6,則∠C= , ∠ADE= ,BC= 。
9、如右圖,在直角梯形ABCD中,DE⊥BC于E,AB=4,AD=3,腰CD與BC的夾角是45°,則DE= ,CE= ,BE= ,直角梯形ABCD的
面積是 。
A
E
B
B
E
C
D C
A D 第8題 第9題
10、在等腰梯形ABCD中,CE∥DA,AB=8,DC=5,AD=6,求△CEB的周長。
A E B D C 11、如圖,在梯形ABCD中,AB∥DC,DE∥CB,△AED的周長為18,EB=4,求梯形的周長。
12、如圖,梯形ABCD中,AD∥BC,∠1=∠C,AD=5,且它的周長為29,⊿ABE的周長是多少
(三)課堂小結(jié)
這節(jié)課我們學(xué)習(xí)了什么內(nèi)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(四)作業(yè) (五)反思
A1DD C A
E
B
BEC
第15課時——等腰梯形的判定
一、教學(xué)目標(biāo):
1.探索并初步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;
2.進(jìn)一步學(xué)會運(yùn)用分解梯形為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。
二、教學(xué)重點(diǎn):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;
教學(xué)難點(diǎn):進(jìn)一步學(xué)會運(yùn)用分解梯形為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。 三、教學(xué)過程 (一)復(fù)習(xí)導(dǎo)入
1、梯形: 的四邊形叫做梯形。 2、等腰梯形: 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。 3、直角梯形: 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。 4、等腰梯形的特征:
(1)等腰梯形是 對稱圖形,它有 條對稱軸,對稱軸是 ;
(2)等腰梯形的 上的兩個角 。 幾何語言:∵梯形ABCD中,AB=DC,
∴∠ =∠ ,∠ =∠ 。
(3)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 。 幾何語言:∵梯形ABCD中,AB=DC,
∴ = 。
AA D B C
(二)講授新課
BDC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:
1、定義法-----兩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。 幾何語言:∵ABCD是梯形,AD∥BC,AB=DC ∴ABCD是等腰梯形
2、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:
(1)求證: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. 例題1:已知:如圖,在梯形ABCD中,AD∥BC,∠B=∠C . 求證:AB=DC.
說說看:你能想到別的方法證明嗎試試作出輔助線。
ADADBCAD
BCBC小結(jié):在解決梯形問題的時候,常常需要添加輔助線,把梯形分解為已經(jīng)學(xué)過的 , 和 。這是解決梯形問題的常用方法。
思考:(1)如上圖,若“在梯形ABCD中,AD∥BC,∠A=∠D” 則“AB=DC”嗎
(2)有兩個內(nèi)角相等的梯形一定是等腰梯形嗎如果不一定請舉反例說
明。
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1:在 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。
(2)求證: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。
例題2:已知:在梯形ABCD中, B12CEAD求證: 。
證明:過D點(diǎn)作DE∥AC,交BC的延長線于E。 ∵AD∥BC,DE∥AC,
∴四邊形 是 ( ) ∴DE= ; ∵AC=BD
小結(jié):等腰梯形的識別方法: ∴
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2:
對角線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。
(三)課堂練習(xí)
1.如圖,在梯形ABCD中,若⊿AOB,⊿COD是等腰三角形,則梯
形ABCD (填“是”或“不是”)等腰梯形,理由
是: 。 2.如圖,⊿ABC中,AB=AC,DE∥BC。則
四邊形DBCE (填“是”或“不是”)等腰梯形,理由是: 。 3、如圖,在梯形ABCD中,AD∥BC,
A AD=AB,BC=BD,∠A=120°,
則 ∠ABC= ∠C= ∠ADC=
B
C D
BDA1、兩腰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。 2、同一底上的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。 3、對角線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。 EC4、如圖,在梯形ABCD中,BC∥AD,DE∥AB,DE=DC,∠A=100°,試求梯形其他三個內(nèi)角的度數(shù),請問此時ABCD為等腰梯形嗎說說你的理由。
A
5.如圖,梯形ABCD中,AD∥BC,AE⊥BC于E,DF⊥BC于F,且BE=CF,求證: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。
6、如圖,梯形ABCD中,AD∥BC,點(diǎn)M是AD的中點(diǎn),且MB=MC,求證:四邊形ABCD是等腰梯形。
7、如圖,在等腰梯形ABCD中,AB∥DC,E是DC延長線上的一點(diǎn),BE=BC,試說明∠A和∠E的關(guān)系。
8、如圖,在梯形ABCD中,AD∥BC,E是BC的中點(diǎn),EF⊥AB于F,EG⊥CD于G,且EF=EG。求證: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。
BECFADGBEFCADD B E
C
ABMDCD C E
A B
(四)課堂小結(jié)
這節(jié)課我們學(xué)習(xí)了什么內(nèi)容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
第16課時——中點(diǎn)四邊形及梯形的中位線
一、教學(xué)目標(biāo):
1. 在畫圖了解中點(diǎn)四邊形的特征,掌握決定中點(diǎn)四邊形形狀的主要因素。 2. 理解梯形中位線概念,掌握梯形中位線性質(zhì)并能解決有關(guān)問題。
二、教學(xué)重點(diǎn):理解梯形中位線概念,掌握梯形中位線性質(zhì)并能解決有關(guān)問題。
教學(xué)難點(diǎn):在畫圖了解中點(diǎn)四邊形的特征,掌握決定中點(diǎn)四邊形形狀的主要因素。 三、教學(xué)過程 (一)講授新課 1、中點(diǎn)四邊形
(一)、定義:依次連接一個四邊形四邊中點(diǎn)所得的四邊形叫做中點(diǎn)四邊形 (二)、探索中點(diǎn)四邊形的特殊性質(zhì)。
請你在下列各圖中畫出它的中點(diǎn)四邊形,并說明此四邊形是何特殊四邊形。, 圖1是一個普通四邊形,它的中點(diǎn)四邊形是 圖2是平行四邊形,它的中點(diǎn)四邊形是 圖3是矩形,它的中點(diǎn)四邊形是 圖4是菱形,它的中點(diǎn)四邊形是 圖5是正方形,它的中點(diǎn)四邊形是 圖6是等腰梯形,它的中點(diǎn)四邊形是
圖1圖2圖3圖4
圖5圖6
(三)小結(jié):如圖,四邊形ABCD中,E,F(xiàn),G,H分別是邊AB,BC,CD,DA的中點(diǎn).則四邊形EFGH一定是 ;
請你添加一個條件,使四邊形EFGH為菱形,應(yīng)添加的條件是 .
A E
H D G
若添加一個條件,使四邊形EFGH為矩形,應(yīng)添加B 的條件是 .
2、梯形的中位線
(1)定義: 梯形中位線:連結(jié)梯形兩腰中點(diǎn)的線段叫梯形中位線 (2)定理: AF
C
DA梯形的又一個面積公式: MFBDNEGC1S?(a?b)?h?lgh(l為梯形的中位線) 2已知:梯形ABCD中,ADMNBCMN?1(AD?BC)8、一個2BC第6題圖
E梯形中位線的長是高的2倍,面積是18 cm2,則這梯形的高是( )
A、6
2cm B、6cm C、3
2cm D、3cm
9、如圖,梯形ABCD中,AD∥BC,AD=5,BC=9,∠B=80°,∠C=50°.求AB的長.
10、如圖,在菱形ABCD中,∠DAB=60°,過點(diǎn)C作CE⊥AC且與AB的延長線交于點(diǎn)E,求證:四邊形AECD是等腰梯形
12、如圖所示,在梯形ABCD中,上底AD=1cm,下底BC=4cm,對角線BD=3cm,
AC=4cm.求梯形ABCD的面積。
(三)課堂小結(jié)
這節(jié)課我們學(xué)習(xí)了什么內(nèi)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(四)作業(yè) (五)反思
(八年級數(shù)學(xué))第19章 《四邊形》單元測驗(yàn)
B
一、選擇題
1、在□ABCD中,∠A=80°,∠B=100°,則∠C等于( )
C E
° ° ° °
D
A
2、如圖2,DE是?ABC的中位線,若BC=12,則DE=
A、24 B、4 C、3 D、6
ADO3、如圖,矩形的對角線AC和BD相交于O,∠BOC=120°, AB =,則BD的長是( ) A、 B、 C、 D、
4、如圖,在等腰梯形ABCD中,AD∥BC,∠B=60°,則 ∠D=( )
BABC第3題
DC第4題
A. 60° ° C. 60°或120° D.以上都不對.
5、順次連接等腰梯形的四邊形的各邊中點(diǎn)所得圖形是( ) A.矩形 B.直角梯形 C.菱形 D.正方形 6、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質(zhì)是( )
A. 四個角都是直角 B. 對角線相等 C. 四條邊相等D. 對角線互相平分
7、如圖,在等腰梯形ABCD中,AB=DC,AC、BD交于點(diǎn)O,則圖中全等三角形共有( )
A.2對 B.3對 C.4對 D.5對
8、如圖,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,AE?BC于E,AC=AD, ∠CAE=56?,則∠D=( ).
A. 56° B. 34° ° D. 72°
AD
第7題
第8題
BFEBAC第9題 第10題
9、如圖,矩形ABCD沿AE折疊,使點(diǎn)D落在BC上的F點(diǎn),若∠BAF=60°,則∠AEF是( )
A、75° B、60° C、15° D、30°
10、如圖,以定點(diǎn)A、B為其中兩個頂點(diǎn)作正方形,一共可以作( ) A、4個 B、3個 C、2個 D、1個 二、填空題:
ABDC11、如圖,在□ABCD中,AB=5cm,BC=4cm,
則□ABCD的周長為 cm.
第11題
DCAEB12、已知正方形ABCD的邊長AB=2,則對角線AC= . 13、如圖,在梯形ABCD中,AB∥CD,BC∥ED,若∠A=55°,
∠C=120°,則∠ADE的度數(shù)是
14、梯形的中位線長為3,高為4,則該梯形的面積為
第13題
15、菱形的兩條對角線長分別為6㎝和8㎝,則這個菱形的面積為 cm2
16、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,E在BC邊上的延長線上,且CE=AC,AE交CD于F,
則∠AFC= 。
17、如圖,在四邊形ABCD中,AD∥BC,?D?90o,若再添加一個條件,就
能推出四邊形ABCD是矩形,你所添加的條件是 .(寫出一種情況即可)
18、如圖,四邊形ABCD是菱形,對角線AC=8cm,DB=6cm,DH⊥AB于點(diǎn)H ,
則 DH的長為 。
三、解答題:
19、如圖,在矩形ABCD中,E是CD上的一點(diǎn),且AE?AB,求?EBC?DEA?30?,的度數(shù)。
20、如圖,在YABCD中,點(diǎn)E、F是對角線AC上的兩點(diǎn),且AE=CF,求證:四邊形BFDE是平行四邊形。
BAEFCDADFADOBCEBC第16題 第17題 第18題
DECAB21、如圖,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,AD∥BC,BD平分∠ABC。若AD=2,BC=4,求梯形的周長。
BADC22、(10分)如圖,在⊿ABC中,點(diǎn)D是邊BC上的中點(diǎn),DE⊥AC,DF⊥AB,垂足
分別是E,F(xiàn)。且BF=CE。 (1)求證:⊿ABC是等腰三角形
(2)當(dāng)∠A=90°時,試判斷四這形AFDE的形狀,并證明你的結(jié)論。
23、如圖,梯形ABCD中,AB?CD,AC?BD,AD?6,BC?14,求BD的長。
24、如圖,在直角梯形ABCD中,DC∥AB,DA⊥AB于A,AE⊥BC于E,且AB=BC,試說明CD=CE。
25、(10分)如圖,在△ABC 中,點(diǎn)O是AC邊上的一個動點(diǎn),過點(diǎn)O作直線MN∥BC,設(shè)MN交∠BCA的角平分線于點(diǎn)E,交∠BCA的外角平分線于點(diǎn)F.
(1)求證:EO=FO;
(2)當(dāng)點(diǎn)O運(yùn)動到何處時,四邊形AECF是矩形 并證明你的結(jié)論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