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物塊對轉臺的壓力大小等于物塊的重力B.轉臺加速轉動的過程中物塊受轉臺的靜摩擦力方向始終指向轉軸
?gC.繩中剛出現(xiàn)拉力時,轉臺的角速度為Lsin? gD.物塊能在轉臺上隨轉臺一起轉動的最大角速度為Lcos?
【答案】CD
【解析】
【詳解】
A.當轉臺達到一定轉速后,物塊豎直方向受到繩的拉力,重力和支持力,故A錯誤;
B.轉臺加速轉動的過程中,物塊做非勻速圓周運動,故摩擦力不指向圓心,B錯誤;
C.當繩中剛好要出現(xiàn)拉力時,
μmg?mω2Lsinθ
故
???gLsin?,C正確;
D.當物塊和轉臺之間摩擦力為0時,物塊開始離開轉臺,故
mgtan??m?2Lsin?
g角速度為Lcos?,故D正確;
故選CD。
8.水平光滑直軌道ab與半徑為R的豎直半圓形光滑軌道bc相切,一小球以初速度
v0沿直軌道向右運動,如圖所示,小球進入圓形軌道后剛好能通過c點,然后小球做平拋
運動落在直軌道上的d點,則( )
A.小球到達c點的速度為gR
B.小球在c點將向下做自由落體運動
C.小球在直軌道上的落點d與b點距離為2R D.小球從c點落到d點需要時間為
2Rg 【答案】ACD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
【詳解】
v2mg?mR 解得:v?gR故A正確;小球恰好通過最高點C,根據(jù)重力提供向心力,有:
小球離開C點后做平拋運動,即水平方向做勻速運動,sbd?v0t 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,
R12t?22R?gtg ;sbd?2R 故B錯誤;CD正確;故選ACD 2 解得:
9.如圖所示,在水平圓盤上放有質量分別為m、m、2m的可視為質點的三個物體
A、B、C,圓盤可繞垂直圓盤間的動摩擦因數(shù)均為??0.1,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動摩
擦力。三個物體與中心軸O處共線且OA?OB?BC?r?0.2 m?,F(xiàn)將三個物體用輕質細線相連,保持細線伸直且恰無張力。若圓盤從靜止開始轉動,角速度?極其緩慢地增大,重
210 m/s力加速度g取,則對于這個過程,下列說法正確的是( )
A.A、B兩個物體同時達到最大靜摩擦力
B.B、C兩個物體所受的靜摩擦力先增大后不變
C.當??5 rad/s時整體會發(fā)生滑動
D.當2 rad/s???5 rad/s時,在?增大的過程中B、【答案】BC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
【詳解】
間細線的拉力不斷增大
C
ABC.當圓盤轉速增大時,由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。三個物體的角速度相等,由
F?m?2r
知,由于C的半徑最大,質量最大,故C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加得最快,最先達到最大靜摩擦力,此時
??2mg?2m?12?2rC
得
?1??g2r?2.5 rad/s
當C所受的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之后,BC間細線開始提供拉力,B的摩擦力增大,達到最大靜摩擦力后,AB間細線開始有力的作用,隨著角速度增大,A所受的摩擦力將減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大,當A與B的摩擦力也達到最大值,且B、C間細線的拉力大于AB整體的摩擦力時整體將會出現(xiàn)相對滑動,此時A與B還受到細線的拉力,對C有
2T???2mg?2m?2?2r
對AB整體有
T?2?mg
得
?2=?gr,當
???gr?5 rad/s
時,整體會發(fā)生滑動。故A錯誤,BC正確。
D.當2.5 rad/s???5 rad/s時,在?增大的過程中,BC間細線的拉力逐漸增大。故D錯誤。
故選BC。
10.如圖,半徑為R的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轉臺上,轉臺繞過容器球心O的豎直軸線以角速度ω勻速轉動.質量相等的小物塊A、B隨容器轉動且相對器壁靜止.A、B和球心O點連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α、β,α>β,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( )
A.A的向心力等于B的向心力
B.A、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同時為0
C.若ω緩慢增大,則A、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都增大
D.若A不受摩擦力,則B受沿容器壁向下的摩擦力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
【詳解】
A.A物體受到的向心力
FA?m?2Rsin?
B物體受到的向心力
FB?m?2Rsin?
由于
α>β 因此 A的向心力大于B的向心力,A錯誤;
B.假設A、B兩物體所受摩擦力同時為零,對A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可知
FNAcos??mg
?FNAsin??FA
整理得
??mgtan?FA①
同理可得
??mgtan?FB
與A中結果比較,可知
?:FB?FA:FB?FA
因此兩個摩擦力不可能同時為0,B錯誤;
C.當角速度ω很小時,摩擦力沿球形容器面向上,當角速度ω緩慢增大時,摩擦力先減小到零,再反向增大,C錯誤;
D.若A不受摩擦力,由①式可知
mgtan??m?2Rsin?
可得
gRcos?
?2=
此時B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為
mgsin??mgtan?cos?
FB?也就是說B若不受摩擦力,僅靠支持力的水平分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,因此B受到的摩擦力沿容器壁向下,D正確。
故選D。
11.如圖所示,轉臺上固定有一長為4L的水平光滑細桿,兩個中心有孔的小球A、B從細桿穿過并用原長為L的輕彈簧連接起來,小球A、B的質量分別為3m、2m。豎直轉軸處于轉臺及細桿的中心軸線上,當轉臺繞轉軸勻速轉動時( )
A.小球A、B受到的向心力之比為3:2
B.當輕彈簧長度變?yōu)?L時,小球A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1.5L C.當輕彈簧長度變?yōu)?L時,轉臺轉動的角速度為ω,則彈簧的勁度系數(shù)為1.8mω2
D.如果角速度逐漸增大,小球A先接觸轉臺邊沿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
【詳解】
A.由于彈簧的拉力提供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,彈簧對兩個小球的拉力相等,因此兩個小球的向心力相等,A錯誤;
B.由于向心力相等,因此
3m?2r1?2m?2r2
而輕彈簧長度變?yōu)?L時
r1?r2?2L
可得
r1?0.8L,r2?1.2L
當輕彈簧長度變?yōu)?L時,小球A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0.8L,B錯誤;
C.當長度為3L時,即
r1??r2??3L
可得
r1??1.2L
此時彈簧的彈力提供A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,則
k(3L?L)?3m?2?1.2L
整理得
k?1.8m?2
C正確;
D.由于B球的軌道半徑總比A球的大,因此B球先接觸轉臺邊沿,D錯誤。
故選C。
12.在粗糙水平桌面上,長為l=0.2m的細繩一端系一質量為m=2kg的小球,手握住細繩另一端O點在水平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,小球也隨手的運動做勻速圓周運動。細繩始終與桌面保持水平,O點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=0.15m,小球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(shù)
2g?10m/s?=0.6為,。當細繩與O點做圓周運動的軌跡相切時,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
( )
A.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大小為6N
B.O點做圓周運動的角速度為42rad/s
C.小球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為22m/s
1D.小球做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為8m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
【詳解】
AD.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半徑如圖
根據(jù)幾何關系有
R?l2?r2?0.25m
則有
rl
tan??解得
??37?
正交分解
Tsin???mg
Tcos??F向
兩式相比解得
?mgtan37?0.6?2?10N?16N34
F向??故AD錯誤;
B.小球和O點轉動的角速度相同,根據(jù)
F向?m?2R
可知
??F向16?rad/s?42rad/smR2?0.25
故B正確;
C.小球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
v??R?42?0.25m/s?2m/s
故C錯誤。
故選B。
13.如圖所示,A、B是兩只相同的齒輪,A被固定不能轉動。若B齒輪繞A齒輪運動半周,到達圖中的C位置,則B齒輪上所標出的豎直向上的箭頭所指的方向是( )
A.豎直向上
B.豎直向下
C.水平向左 D.水平向右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
【詳解】
1若B齒輪逆時針繞A齒輪轉動,當B齒輪轉動4周時,B齒輪在A齒輪正上方,B
1齒輪上所標出箭頭所指的方向豎直向下;B齒輪繼續(xù)轉動4周,B齒輪到達圖中的C位
置,B齒輪上所標出箭頭所指的方向豎直向上。
1若B齒輪順時針繞A齒輪轉動,當B齒輪轉動4周時,B齒輪在A齒輪正下方,B1齒輪上所標出箭頭所指的方向豎直向下;B齒輪繼續(xù)轉動4周,B齒輪到達圖中的C位
置,B齒輪上所標出箭頭所指的方向豎直向上。
綜上,BCD三項錯誤,A項正確。
14.用一根細線一端系一小球(可視為質點),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錐頂上,如圖所示。設小球在水平: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為?,線所受拉力為T,則下列T隨
?2變化的圖像可能正確的是( )
A. C. 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
【詳解】
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
..B
D
當角速度較小時,小球在光滑錐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,根據(jù)向心力公式可得
Tsin??Ncos??mLsin???2
Tcos??Nsin??mg
聯(lián)立解得
T?mgcos??mLsin2???2
當角速度較大時,小球離開光滑錐面做勻速圓周運動,根據(jù)向心力公式可得
Tsin??mLsin???2
則
T?mL?2
綜上所述,ABD錯誤,C正確。
故選C。
15.質量為 m 的小球由輕繩 a 和 b 分別系于一輕質細桿的 A 點和 B 點,如圖所示,繩 a 與水平方向成θ角,繩 b 在水平方向且長為 l,當輕桿繞軸 AB 以角速度ω勻速轉動時,小球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 運動,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( )
A.a 繩的張力可能為零
B.a 繩的張力隨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
C.若 b 繩突然被剪斷,則 a 繩的彈力一定發(fā)生變化
D.當角速度
??gltan? ,b 繩將出現(xiàn)彈力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
【詳解】
A、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,在豎直方向上的合力為零,水平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
力,所以a繩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與重力相等,可知a繩的張力不可能為零,故A錯;
mgsin?,可知a繩的拉力不變,故
B、根據(jù)豎直方向上平衡得,F(xiàn)asinθ=mg,解得B錯誤.
Fa?2mgcot??m?l ,解得D、當b繩拉力為零時,有:
??gltan? ,可知當角速度
??gltan? ,b繩將出現(xiàn)彈力,故D對;
C、由于b繩可能沒有彈力,故b繩突然被剪斷,a繩的彈力可能不變,故C錯誤
故選D
【點睛】
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,在豎直方向上的合力為零,水平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力,所以a繩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與重力相等,可知a繩的張力不可能為零;由于b繩可能沒有彈力,故b繩突然被剪斷,a繩的彈力可能不變.